歷經多年的產能擴張,中國建陶行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,瓷磚企業之間的兩極分化更是日益嚴重,經濟“新常態”的來臨,讓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陶企生存日益艱難,國內建陶行業的產能增速也隨之日益放緩。在這樣的局面下,越來越多的中國設備企業將市場目光瞄向了海外。
長期以來,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,建陶產業起步晚、水平低,這使得該地區建陶產業的發展在中國模式與意大利模式的抉擇中,選擇了前者。
與中國不同的是,發展中國家由于建陶工業基礎薄弱,設備配套鏈嚴重缺乏,因此在對中國設備的選擇上,往往更加青睞于具有整線工程供應能力的設備商。
“大平臺、大視野、新標準”——在發展中國家如此的市場需求下,佛山德力泰科技2016年5月應運而生,依托恒力泰的品牌與
道平臺,德力泰要打造的是中國建陶陶機智能整線裝備工程的新高度。
綠色智能與柔性化是窯爐大勢所趨
“中國窯爐全面超過意大利,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,但中國可以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窯爐創新提升之路?!钡铝μ┫嚓P負責人表示,未來中國窯爐可以繼續保持適度的大產量,但不顧產品品質,盲目追求低成本與5萬平米以上日產能的大產量模式將逐漸被淘汰,日產量2~3萬平米將成為未來中國窯爐的主流模式;同時在高端窯爐領域,中國窯爐發展至今,已經具備了進軍高端市場的基礎,可以說未來的中國窯爐定位將更加多元化。
從宏觀上而言,中國窯爐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降低勞動強度,減少勞動力使用量,提升設備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。
當前及未來,瓷磚的柔性化定制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,瓷磚厚薄、大小、燒成周期長短將不再是固定模式,這對窯爐技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,除了大噸位壓機生產陶瓷大板,對大板進行后期多規格切割這種模式之外,在窯爐設備上加入窯前智能儲坯系統,讓多種類型瓷磚的生產無需停窯,就可以實現無縫對接式生產,完全實現了瓷磚的柔性化定制。
在窯爐的智能化方面,首先要實現的是生產線所有設備的信息串通,讓所有信息都能及時反饋到中央控制系統,讓系統化的信息能夠被生產管理層直觀化地了解到,提升整個生產線的工作效率。
中國窯爐在發展中國家已經取得了市場份額超過50%的成就,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對“中國制式”有著較高的認可度,未來中國窯爐在繼續提升國際化的征程上,節能降耗、設備穩定性、國際化團隊打造也成為了關鍵所在。
也正是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之下,2017年德力泰在窯爐的研發上,緊緊圍繞節能、智能化、柔性化大做文章。
近期以來,德力泰在印度已經成功出貨5條大板生產線,這些生產線主要與恒力泰16800噸和2萬噸壓機進行配套,產品規格為16800噸壓機壓制1.2×2.4m、2萬噸壓機壓制1.5×3m規格產品,大板生產線最大的特點就是柔性化定制,不管是1.2×2.4m規格,還是1.5×3m規格,均可以對產品進行后期切割,實現了瓷磚生產的多樣化與定制化,生產線通過更換模具的形式,還可以實現從大板生產到常規產品生產的轉換,當前大板產品仍處于市場培育期,因此德力泰窯爐在滿足客戶大板與常規規格轉產上可謂做到了極致,可以讓客戶30~40%的時間生產大板,60~70%的時間生產常規產品,且兩種類型產品生產的轉換自由度極高,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。
升級“中國制式”,讓中國設備市場更廣
當前,整個建陶行業都在探討中國制造2025的話題,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堅持“創新驅動、質量為先、綠色發展、結構優化、人才為本”的基本方針,讓中國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,毫無疑問這不僅是中國制造的目標,更是中國建陶設備的發展目標。
然而,實際情況卻是——中國建陶行業多年來盲目追求低成本、超大產能的“中國制式”發展模式要在短時間內徹底扭轉為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模式,顯然是不現實的。
對中國建陶而言,當下能做的,就是適應“新常態”,從設備入手,保留“中國制式”設備定制化、陶企生產成本低、生產線產能大的諸多優點,擯棄過去不注重環保、盲目追求超大產量、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低的粗放發展模式,即對“中國制式”進行優化升級。
當前,中國設備已經占據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,在印度、越南市場占有率更是高達80%以上,近年來窯爐在國際市場的需求量不斷萎縮,但中國設備的市場份額仍在持續提升當中,尤其是德力泰公司,自2016年5月成立、6月正式進入國際市場以來,僅僅在半年時間里印度市場窯爐出貨量就達到了20余條,占到印度市場窯爐出口量的一半左右。
德力泰的成功,嚴格來說是優化升級版“中國制式”的成功,自誕生之日起,公司就保留了“中國制式”的優勢,摒棄了盲目追求大產能、忽視綠色環保的劣勢,設備以低能耗、產能適中、產品品質高、生產成本低的優勢深受客戶青睞。
當前,擺在中國建陶面前的問題已經日益明顯,低端定位的陶企生存日益艱難,環保升級已經成為全國性的統一政策,對陶瓷企業而言,只有大產能、低成本的生產模式顯然已經難以適應未來的市場環境,環保不達標將要面臨的是被強制關停整改甚至退出行業。
在環保問題上,很多北方產區地方政府的做法是,強行推廣天然氣,由于長期以來中國窯爐都以煤制氣作為燃料,窯爐在燒成系統與內部結構的設計上也是以煤制氣為基礎,生產線改用天然氣之后,全部更換新的天然氣窯爐顯然不現實,如果不對窯爐結構進行改造,將會造成能耗的極大浪費,更會對陶企的生產成本帶來巨大壓力,在生產安全性上也極有可能出現問題,未來在煤制氣燃料的窯爐上如何更加節能、安全地使用天然氣將成為未來窯爐制造企業的公關課題。
打造陶機智能整線裝備工程新高度
作為恒力泰全資子公司,德力泰科技成立的初衷就是依托恒力泰的平臺,在市場一體化、渠道一體化、團隊一體化優勢下,堅持建陶設備整線化運營戰略。
在陶機整線項目中,球磨機、噴霧塔、喂料機等原料裝備屬于佛山市卓達豪機械有限公司的擴產項目,燒成裝備將由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來獨立運作,恒力泰公司本部仍將專注于成型裝備壓磚機領域的研發生產,三家公司專注于各自領域,獨立面對市場經營,既分工又合作,立足于裝備的自動化、智能化,共同打造陶瓷整線裝備產業鏈,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。
“在設備的企業格局上,意大利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?!钡铝μ┴撠熑吮硎?,多年前意大利也存在著多家優秀的單一設備制造企業,但時至今日只有以薩克米、西斯特姆為代表的極少數一站式整線設備供應商存在,根本原因就在于整線裝備工程有著極大的競爭優勢,為了提升生產線各設備之間的協調性與串聯性,穩定生產,陶企更愿意選擇與整線裝備工程企業合作
未來,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上,德力泰將依托恒力泰的平臺優勢,將不斷堅持智能陶機整線工程的戰略,以“大平臺、大視野、新標準”為經營理念,通過整合全球資源,扎根中國本土,立足亞洲市場,以占領全球市場制高點為己任,通過持續創新,不斷引領行業在綠色節能、自動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創立新標準,達到世界一流水平,將智能整線裝備工程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。